酒水里的政治(4):经济战略篇

作者: 肖平辉        来源: 《酒典》www.winemagcn.com|原创作品 谢绝转载

Wine Politics (4): Economic War 

你要是翻一翻葡萄酒的历史,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会酿酒的国家不一定会卖酒;而会吆喝卖酒的国家又不一定能酿酒。几个世纪前,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商船在全世界跑。最早荷兰人在法国酒业的世界风云中充当搬运工的角色。当英国逐步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候,法国就似乎成为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农家后院。英国人也将欧洲的葡萄酒文化随着它的语言一起带向全世界。两次世界大战成就了美国,成就了以英语为主体的世界语言及文化霸权。美国人接棒成为消费欧洲葡萄酒和影响欧洲葡萄酒的指南针。而今法国似乎依旧是葡萄酒生产当之无愧的大国,但世界掌握售卖葡萄酒味蕾的却是美国人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

葡萄酒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酒种,而它的历史发展轨迹也在叙述着世界经济的兴衰成败,“天子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有报告指出,2014年世界葡萄酒产业额可达2920亿美元。葡萄酒作为一个产业,有着其它酒种无可比拟的人气。原由就在其产业链的特殊性。与其它酒种相比,并不是说葡萄酒的生产链就更长。事实上,葡萄酒与其它果酒或蒸馏烈酒等相比,都要经过农业生产、工业加工、批零及消费等商业环节。但是葡萄酒把个人体验和品饮文化做到极致。比如在农业生产端,可以衍生出葡萄酒旅游从而带动餐饮、娱乐等一系列配套相关产业。而配套相关产业对消费者的体验又给葡萄酒品饮带来正相关的促进。这个是其它酒种绝少能做到的。在末端的批零及消费环节,品酒会、饭店等再进行品饮文化的带动。这个虽然其它酒种也有,但是葡萄酒无疑是做得最好的。

    产业链越是精细化,专业领域的商业人群越可开始细分。于是种植商、酿酒师、经纪人、品酒师等成为葡萄酒产业链的必需人物。

    今天而言,从酒水产业的体量来看,中西方酒水产业结构确实存在一个分水岭:西方大体以鲜食水果作为原料酿酒,而中国是重视干晒粮食作为原料酿酒。如果法国人说“七分葡萄,三分酿造”,中国粮食酿酒似乎可以反过来说“三分粮食,七分酿造”。两者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追溯,两者并没有高下之分。西方国家的重“果”轻“粮”与中国的重“粮”轻“果”并不是绝对的。苏格兰的威士忌就是粮食酒的典范,而中国人现在开始快马加鞭地发展葡萄酒产业。

    中国酒水产业大体归到食品工业。中国的食品总产值2011年已经到了八、九万亿的规模,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澳大利亚或墨西哥的GDP总值。而酒水产值大概占到食品工业总值的15%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值。但是中国的酒水里头,白酒是大头,近4000亿的规模,几乎是酒水的半壁江山。葡萄酒,2011年国产葡萄酒行业收入在342亿左右,无论从占整个食品或酒水行业的百分比来看,国产葡萄酒的规模并不算大。但是行业的集中度很高,现在山东是国产葡萄酒的翘楚,大概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多。宁夏属于潜力股正在赶超,据说现在产值已达20个亿。

    酒水做大经济战略,中国人并不太成熟,但是已见端倪。前阵子听说,中国某葡萄酒协会带队中国葡萄酒业在欧洲参加酒展以展示中国的葡萄酒。这未必是中国酒业下的一步好棋,但绝对是一个好开端、好现象。这意味着,我们虽然做不好酒,但有好的走出去学习的心态。又看到前阵子媒体报道说中部几个省份抱团起来做一个城市产业发展联盟,抱团后倒逼中央给政策。这也是好事。中国的酒水产业也需要有这种战略。论道葡萄酒,我现在发现的一个问题是:各地蜂拥而上,但却各有各法,各随各规,不一定有益。烟台成立了酒局归口为发改委。宁夏也成立酒局归口却是农林部门。各地的建制都不一样。归口不一样,真的有那么大关系吗?有的,中国的政府部门条块分割,各管各顾,各有千秋。发改委有宏观政策优势,但具体到产业领域,它未必做得准,拿得稳。农林部门来管葡萄酒产业,技术层面对口,但产业高度未必有。中央也是一部乱棋。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质检总局等等似乎都有在葡萄酒产业链里头插一脚,但大家都插不深。这是一种必然现象。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葡萄酒产业不是中国土生产业。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经验。中国现时的战略是地方先摸索,中国再做宏观跟进的自下而上的。这种战略的巨大缺点是容易地方各自为战。地方的发展一定是本位主义的,绝少有地方领导在其位谋它政。什么意思呢,你不可能让烟台酒业去思考宁夏的发展;反之,也一样。所以我认为完全走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是错误的。也就是,在地方各自发展的基础上,中央自上而下的智慧也必须同时有。

    中国地方发展葡萄酒产业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标准的缺失和统一问题。这是地方政府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有中央顶层智慧的介入。笔者曾与保乐力加旗下的澳大利亚某酒业公司的葡萄种植主管聊到这个问题,他发现:保乐力加现在在中国有生产基地,基地葡萄种植技术由澳大利亚公司来对接。现在问题来了:生硬的搬澳大利亚的一套,中国的风土气候不太一样,两个农业技术的基础也不一样,所以不行;不按中国的来,很多方面或没有标准或标准过低,产品生产或无法达到保乐力加的期望值。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也是情理中事。这是中国葡萄酒业必然的阵痛。中国2001年就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但十几年过去了,我们是整体入世,但细节不入世。什么意思呢?中国因为入世而被动接受了涌入的外国产品包括葡萄酒,但是我们自己的技术细节却远远没有跟进国外。这里有经济发展滞后、客观没有条件跟进的原因,但更多还是观念没有跟上,意识不到位,政府后知后觉。如果中国要发展葡萄酒产业,中央政府现在或要思考尽快加入世界葡萄与葡萄酒组织。

    中国最近对欧洲的葡萄酒进行双反调查,国外媒体揣测这可能是对欧盟打击中国光伏产业的政策进行报复。经济战其实是宣示了本土产业的弱势,是一种在主权保护下的消极竞争模式。如果本土产业只是寄托于这种策略,长远来讲,倒是伤了自己。从更广阔的全球纬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中国本土葡萄酒产业无非是想通过这个机遇删减一部分从欧洲进来的进口酒从而给本土产业相对多的市场空间。但是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愿,结果存疑。一方面进口市场是旧世界不亮,新世界亮;北半球不行,南半球行。什么意思呢?打压欧洲市场,或是一个机缘给到本土进口商去开拓新世界及南半球葡萄酒生产国进口酒市场。不要忘记中国现在和几个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包括新西兰在内的产酒国,现在葡萄酒进入中国享受关税优惠。所以,这就像按水瓢的这一头,那一头却起来了。而且这种贸易战基本只能伤及小鱼,像欧洲酒业大企保乐力加在全球都布局了产业链,刚刚提到它现在甚至在中国都有生产基地。这就像极了今天的沃尔玛的全球采购策略,因为它们的这种全球产业触角,可以规避中国贸易战风险。你中国打击欧洲酒,保乐力加可以适时地推广澳大利亚甚至它在中国基地生产的酒。无论它推哪里的,它始终是中国民族酒业的直接的强有力的竞争者。最终民族酒业都不一定因为贸易战而重获市场份额。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本土酒业现在的消费者信心仍未建立,这几年中国酒水业丑闻不断,所以本土消费者自身也不买账。所谓打虎还得自身硬。自身倍儿棒,吃麻块才香。因此从任何一个角度上说,打击欧洲葡萄酒不一定与本土产业兴起形成正相关。

    如果美国能把它的商业市场和产品吃下全世界,它唯一啃不下的就是中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吃下世界很久了,但中国的王老吉、娃哈哈绝地反攻;美国有布局全球的Ebay,中国有淘宝;谷歌退出中国,百度独步中国。客观上,一个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超级大国,它理应拥有产业霸权的王牌——本土消费者。要从葡萄酒来说,美国产品在中国还在入门徘徊阶段,以法国能耐,虽是欧洲大国,却不是美国,纵然它可以抱团欧盟为领的旧世界国家,欧盟内部人心各异,定然是吃不下中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本土葡萄酒没有理由不起来。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理应拥有的一种气势。但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来达到本土产业的崛起并不一定见得到效果。民族葡萄酒产业要做的是放眼学习,埋头苦干。贸易战的策略或相当于关了别人的门,丢了登门拜访、拜师学艺的机会。

Wine is a powerful commodity, which is estimated to generate almost $292 billion in 2014 for the world economy. China is developing this sector now. For instance Yantai and Ningxia become rising stars. Nevertheless, the competition is high. China recognizes that there is a huge potential for domestic wine industry promotion. However, it introduces no consistent central economic policy due to  a lack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central leadership.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domestically China needs strong leadership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abroad, it should be integrated to the world wine technical groups like the OIV, which in return creates a coherent policy environment for its wine economy. China recently launched anti-dumping probe into EU wine imports, which creates a ‘lose-lose’ situation.  The recent wine economic war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gives no benefits to China’s domestic wine industry in the sense that only the low end products and smaller wineries from Europe will be affected. In addition, this create an opportunity for China’s wine importers to source more wine from areas other than Europe. In any case, China’s domestic wine will not necessarily regain any market share. More essentially, in the long run, China will lose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from European experiences. 

作者简介:肖平辉,南澳大利亚大学食品葡萄酒法博士,并获管理学及欧盟法双硕士学位;目前居澳大利亚,长期观察全球葡萄酒产业政策及西方国家慢餐/食(Slow food)运动;曾受训于欧洲公共管理学院(EIPA),研习葡萄酒贸易法规;资深中文持证导游。

作家其它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