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法漫谈(二):北京人在纽约、禁酒令、LV和巴黎的味道

作者: 肖平辉        来源: 《酒典》www.winemagcn.com|原创作品 谢绝转载

Coffee Time for Wine Laws 2

上世纪末的一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描绘了北京音乐人王启明与妻子郭燕,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来到了神往以久的美国。但生活是一种洒脱与挣扎的交织,两个人的故事写成了一句深刻的墓志铭:“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酒业人,法律之于葡萄酒也如纽约对于北京人——又爱又恨。这种交织的情愫很复杂。他们有时觉得法律太重要了,有时候又恨不得消灭法律。

当浪漫遭遇各色禁酒令……

早在18世纪的美国就有人开始清教徒式的生活方式,把贫穷、犯罪暴力等归罪于酒的存在,于是他们力主禁酒。这种思潮的最疯狂时代就是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禁酒令。是从1920年1月17日0时起,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史称“伏尔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据此,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这种规定也许在现在看来有些荒谬,但在当时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并深刻影响着美国人生活。

这个法令最直接打击就是葡萄酒业。美国葡萄酒业顿时几乎无立足之地,只允许生产用于烹饪、医疗及宗教等用途的酒,所以美国的酿酒能力从1919年的五千多万加仑急剧减少到1925年的三百五十万加仑左右。到1933年这个禁酒法案废止之后,美国已经荒芜了整整一代的酿酒师,先时积累的酿酒文化也所剩无几。

无独有偶,上世纪90年代初,盛产佳酿的法国也推动起禁酒条款,虽然深度广度完全无法与美国清教徒式的做工,在当时也不啻一场行业地震。在时任法国卫生部长的克劳德·艾温(Claude Evin)推动下,反对酗酒一时尘嚣,法国的葡萄酒与烟草被捆绑在一起受到严厉的法律控制。这部被后世称作艾温法(Evin Law)对法国境内的酒类广告做了相当严格的规定:

         广告禁止向青少年宣传;

         凡是酒精度在1.2%以上的饮品禁止在电视等大众媒体做广告宣传;

         酒类公司也不允许赞助文化及体育盛事;

         在被允许宣传的渠道的酒类广告,只允许对酒的质量、来源等做事实性陈述,而不允许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引导性词语;

         广告必须附带健康警示性语言说明过度饮酒有害健康。

这部法律的出台受到葡萄酒业界的强烈反对。理由之一是小饮葡萄酒或有身体健康,这是有科学根据的,而且葡萄酒已经成为法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国家形象和品格。在有限的广告空间里,明星还不允许代言酒类广告,更不能出现性感的带有挑逗性的姿势和言语,所以上述规定几乎每一条都是在压制酒类的出镜率,与葡萄酒作为法式浪漫主义代称直直是对着来的,整一个做出要让法国葡萄酒在法国“养在闺中人未识”的姿态。

 201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而在此之前,醉驾处以行政拘留,违法但不构成犯罪,性质完全不一样。醉驾入刑法后,以后涉嫌醉酒驾驶的人员将面临拘役。拘役与行政拘留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后果不同,拘役是会给当事人个人档案里留下刑罚记录,这将会对他们的工作、生活甚至学习(例如留学)造成较大的影响;相比来说,行政拘留不会有太大问题。中国新的禁酒令出台以来,已对白酒市场造成了影响,多个城市相关部门统计显示,白酒销售整体下降2成左右。醉驾入刑或成白酒行业的一个拐点。葡萄酒是否受同样影响,不好说,但说没有影响不太可能。

我“色”故我在

2011年的某个清晨,澳洲,一早起来,开着电脑看到法国的波尔多的一个葡萄酒相关的网站,很多有趣的细节,一个男人躺在地上,穿了很多衣服,一个女人穿着吊带,衣服很少,压住了男人。男人似乎在反抗,不过没有力气那样子。女人嘴唇咬住男人的嘴唇,酥胸横陈,贴着男人的肚皮,仿佛要窒息。“别动……”她仿佛在告诫底下的男人。在他们的旁边是一个高脚杯,杯中半陈铁红铁红的葡萄酒。画面没有两只动物的下半身,明显是有意隐去了。隐去不打紧,还是过渡色,慢慢的隐去。我看到一种高级的情色,真的很让人心潮起伏。看到了,往里去看内容了,找来是波尔多某个协会在全世界的推销方案和细节。酒也有了,男人女人有了,显然酒是人造的,给人造的。法国酒业人很会色诱红色的市场,她那动人的高贵,贵族式的腐败。你逃也逃不得。她有点风流,不过这样她才卖得动。

 我们知道,2009年法国议会对艾温法进行了修正,酒类网络广告解禁。法国是世界最大葡萄酒消费国和出口国之一,网络是无国界的,禁止国内的也就禁止了国际的,法国人不会拿真金白银的葡萄酒国际贸易开玩笑。如果法国没有修正艾温法,法国还是最烂漫的红色浪漫,你就是用法律禁锢着她,她也是跳动的。所以,我们并不奇怪并乐见我以上所见。

 LV、奢华葡萄酒和巴黎的味道

 又2011年的某个午后阳光,澳洲,布里斯班,那里有条河,不,是很多。那里有一条购物的街。除了懂得了可以买到很便宜一条的冰激凌,我什么都没有学会。我不喜欢有目的的逛街;我也没有奢望我能在shopping mall看到什么。据说新开了一家施华洛奇店,进去,就我来看,就是一堆粉饰了的玻璃玩意。又走了走,瞧见了LV专卖,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

 店长用法文跟我打招呼,我礼节性的点了点头。精瘦的法国男人,眼睛有点绿蓝绿蓝的,本来要长络腮胡须,结果剃掉了,看的出来,我也猜得出来,他是法国人的做派。往店里深处走去,四处看看,在三个大箱子面前停了下来。那恐怕是LV最 经典的神话之一。在欧洲的时候,我喜欢读法国的品牌故事,但亲自看的机会不多。我死死的盯着那些箱子,店长跑过来,很有热情,我看的出来,不是多余的那种,我提出要看看。他小心翼翼的搬下来,他开始讲箱子的故事。三个箱子中,有一个很大很老的,是古董不卖的。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又说起LV家 族的手艺学徒是如何如何师承传续,还要量身打造之类的。我喜欢法国并赞美法国如何有风韵,他很高兴。我问他是不是巴黎来的,他问说我怎么知道,我说我闻到了他身上有巴黎味道。开玩笑了,他说他是巴黎派来的不过现在定居澳洲了。他问我做什么,我说与澳洲酒有关,他问我如何评价澳洲酒和法国酒,我说他们只是不同风格而已。我们交换了名片,我提出要合影留恋,通常是不能拍照,他马上折中了一个方案,他就只身去取自己的相机。拍好照,他又取来一本书,是LV的历史书,很厚很重,装帧很美,他说,他自己很喜欢里面的故事,每天睡前读一页。有意思吧。当晚我回到住处,打开邮箱,收到布里斯班LV店长的照片,我第二天才回了他,谢谢人家。

 总部在巴黎的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LVMH)是全球头号顶级的奢侈品集团,囊括表征人们征服世界的奢华香槟酒和女人最爱的LV于旗下。在奢华的世界里,于是版图里写满了法国巴黎的味道。古老与现代;迷离和清晰;穿越和现在——路上我总在思考。LV跟我现在没有什么关系,要有也是没关系的。葡萄酒和LV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物件,然而法国人把他们放在了一起。无非是既得利益集团抱团打包放大法式的浪漫产业。我把香槟和LV放在一起联想,不仅仅只是她们都罩在一个大树下乘凉,更是因为他们共同含有的巴黎的味道。

 巴黎的奢华味道是故事做成浪漫的味道也是把浪漫做成故事的味道。巴黎的塞纳河将巴黎分成左右岸,而这一出兴许也是法国精神左右叠加最好例证。巴黎所有的艺术气质集中在了的塞纳河左岸:媒体、画廊、大学。而右岸是熙熙攘攘的商业街,是大资产家、银行家的天堂。你需要浪漫去做酒,但你也要有把酒做成故事的理性。巴黎将两个合并了起来。

 这是我第一次进入LV的实体店;而在中国,我却能有幸在地摊上也见到所谓的LV产品。最近看了一则中国酒业的相关报道,说的是网上可以公开买到洋酒配套一揽子空瓶假冒名牌技术。显然LV和香槟酒都不乐见这些事情。但当巴黎遭遇中国,巴黎的味道显然有点溃烂了,不过这反面上印证了法律对于保护一个产业的巨大作用。

 曾经与一位新世界酒界小有名气的葡萄酒法专攻律师闲聊,话题到了欧盟与好些第三国签订的葡萄酒烈酒协定,他非常乐观。认为现时的双边国际葡萄酒相关协定对葡萄酒的国际贸易是非常有利的,是葡萄酒业界的福祉,因为这些协定对双方的品牌相对对等的保护。举例说,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欧共体与澳洲签订了双边协议,自打那以后,不管澳洲酒业人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好一些以前公然被澳酒业通用的名称如香槟等逐步淡出澳洲的本地葡萄酒,这对欧洲酒业是个巨大的利好。但是中欧之间并没有签订类似的一揽子协议。看来,要保护巴黎的味道我们还得倒回去千呼万唤请出我们的法律。

 在商业世界里,如果你不会制造故事,那么你连门都进不来;如果你不会垄断讲故事的权利,那么你也只能串串门而已。第一段是艺术,第二段需要法律。前面是浪漫的,后面是有牙齿的。只有浪漫没有牙齿你走不远,只有牙齿没有浪漫,你走不红。艺术充满了张力,而法律是某种意义上对张力的持续性保护。而同时艺术的张力可能有时基于社会而言有些脱轨,法律又承担了压制这种张力的角色,这种压制或者矫枉过正,或是恰到好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就在那。

 对于葡萄酒业界而言,禁酒令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紧箍咒。葡萄酒是一种艺术。而法律是现实的生活。当葡萄酒和法律联姻的时候,爱恨情仇,众说纷纭。是是非非自有后人评说。

A Native of Beijing in New York, Alcohol laws, LV and the Taste of Paris                                          

Two decades ago, a TV series titled A Native of Beijing in New York hit Chinese households. The story follows a Beijing couple’s American dream. With their eventual success and tragedy, they came to realize NY supposes both luck and misfortune, “send him to NY if you love him, cause NY is like heaven; send him to NY if you hate him, cause it is like hell.”

The winery has a similar mixed feeling when it comes to the marriage of wine and law. On one hand, law might restrict the free distributions of win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public from abuse and this, in a way, presents a threat to winery margins; on the other, some regulations are really of great essence to propel the industry forward.

Alcohol laws are often designed to restrict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 of alcoholic beverages for the purposes of reducing the health and social adverse impact. The laws in question can take the form of general politics, advertising restrictions and even aspects of criminal law. Understandably wine, as a common beverage these days, is exposed to various alcohol control schemes. The perfect examples go to the Prohibition in 1920s in the US, which almost damaged the US wine industry as a whole, the French Evin law enacted in 1990s to heavily control wine advertising and China’s recent Amendment VIII to Criminal Law to criminalize drunk driving, which might amount to a damage to the Chinese alcohol industry in term of market share.

France is an absolute winner in terms of its luxury goods including fine wine sold around the world. The great example is the LVMH group, which sells some most expensive fine Champagnes as well as some other personal luxury goods bearing the LV logo. The success gained by France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well defined international legal system, which aims to prevent fraud and protect relevant wine IP rights.

 

作者简介:肖平辉,南澳大利亚大学食品葡萄酒法博士,并获管理学及欧盟法双硕士学位;目前居澳大利亚,长期观察全球葡萄酒产业政策及西方国家慢餐/食(Slow food)运动;曾受训于欧洲公共管理学院(EIPA),研习葡萄酒贸易法规;资深中文持证导游。

作家其它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