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平辉

作家 肖平辉 的文章

来自 澳大利亚

肖平辉,南澳大利亚大学食品葡萄酒法博士,并获管理学及欧盟法双硕士学位;目前居澳大利亚,长期观察全球葡萄酒产业政策及西方国家慢餐/食(Slow food)运动;曾受训于欧洲公共管理学院(EIPA),研习葡萄酒贸易法规;资深中文持证导游。

葡萄酒法漫谈(一)“你不像上海人”、葡萄酒地理标志和“你不像昌黎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葡萄酒。葡萄酒的好坏倚重于所处地理的整个环境。法国人用了一个词叫Terroir。就像中国人说的风水一样,这是一个非常玄乎的词语,法国人把它发挥到极致,弄得神乎其神,以至于很少有法语之外的语言能用一个对应的词去对等概括它。葡萄酒就像有生命的人一样,从一出生开始就深深的刻上了所处地域的烙印。只是这个烙印不叫户口,出入国家之间也不叫护照,而是有另外一个专有的法律名称,叫做地理标志。

阅读文章 »

2015-01-08 11:48:00

酒水里的政治(6)结尾篇:世界葡萄和葡萄酒组织的中国策略

世界葡萄和葡萄酒组织是专司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全球性技术官僚。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机构,它不能接受企业会员,而只接受主权国家,所以与一般的技术机构相比它具有政治性;但是与联合国多数机构相比,它又有不可多得的技术官僚性。如果一定要比较,它的机构性质相当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联合建立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阅读文章 »

2015-01-07 17:15:00

酒水里的政治(5):商战篇

商战指的是与酒有关商家之间的暗战以及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是一个微观的探寻;而经济战指的是国家与国家政府之间暗战,是更为宏观层面的东西。本篇要谈的就是前者的问题。酒水里的商战跟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分不开的。葡萄酒与其他酒水不同的是它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因素表现得淋漓尽致。

阅读文章 »

2015-01-07 16:44:00

酒水里的政治(4):经济战略篇

今天而言,从酒水产业的体量来看,中西方酒水产业结构确实存在一个分水岭:西方大体以鲜食水果作为原料酿酒,而中国是重视干晒粮食作为原料酿酒。如果法国人说“七分葡萄,三分酿造”,中国粮食酿酒似乎可以反过来说“三分粮食,七分酿造”。两者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追溯,两者并没有高下之分。

阅读文章 »

2015-01-07 16:23:00

酒水里的政治(3):政治家篇

人们的生活有一种惯性:我有好些做酒的朋友,各种人群,各色人种。但其中的一个私交算是诤友。他在政治人场里左右腾挪,靠着政府关系户,我有时觉着他很累,又丝毫没有了自己。用政治来经营酒,久了就是你的惯性。况且人们不分大小,你我不在远近,政治你感悟不到,政治家说不定哪天就在你身边,他们实实在在地在那里,你的酒就也许开始了寻常或不寻常的演绎。

阅读文章 »

2015-01-07 1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