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平辉

作家 肖平辉 的文章

来自 澳大利亚

肖平辉,南澳大利亚大学食品葡萄酒法博士,并获管理学及欧盟法双硕士学位;目前居澳大利亚,长期观察全球葡萄酒产业政策及西方国家慢餐/食(Slow food)运动;曾受训于欧洲公共管理学院(EIPA),研习葡萄酒贸易法规;资深中文持证导游。

葡萄酒法漫谈(六):小镇直邮和美国人喝酒喝到宪法里去

酒界常讲:渠道为王。这句话够真理。神马是浮云,渠道就是王道。前一阵子,中国兴谈公务员禁酒,一时间,商务用酒渠道人心惶惶。我以为,这只是一阵风,飘过去就好了。中国酒业,老实讲,官方在渠道上的控制,全然没有美国的歇斯底里。中国酒业的渠道管控机构是商务部,而商务部的目标是繁荣经济,推动买卖发展,如果它让酒业渠道萎缩,酒业就无从发展,所以它不会这样做。

阅读文章 »

2015-01-08 15:27:00

葡萄酒法漫谈(五):呼啸雷克萨斯,酒标和律师黏上

一年前,我与澳大利亚某葡萄酒律师聊天。聊到是否应该将“理性饮酒”字样强制放在酒标上,律师认为,要分情况,葡萄酒尤其是名贵的葡萄酒,大家当宝一样的去品,情调性情中人,谁会拿来买醉?所以“理性饮酒”放在葡萄酒酒标上多余。可是我问,谁来决定谁是名贵谁不名贵,画一条线确定哪种葡萄酒可以免于“理性饮酒”在酒标上出现。他不作答,我也笑了笑。

阅读文章 »

2015-01-08 12:05:00

葡萄酒法漫谈(四):小屋大餐、烂漫酒标和法律的那点事

酒标有一种魔力。酒标是一种尊贵的生活方式,一个艺术门类,一段讲故事的套路。而提起酒标,人们自然想起金字塔的最顶端。法国人把酒标做成故事和传奇,有些时候,酒标先声夺人,喧宾夺主,人们或许未必把瓶中的酒看成怎样,而转而对酒标迷离的故事放大成一种尊贵。

阅读文章 »

2015-01-08 12:02:00

葡萄酒法漫谈(三):浮世红酒,从美国的迪博基安蒂到中国的解百纳

关于葡萄酒的名字之争,有意思的是在中国积年之久的解百纳,也有着异曲同工之意,只是无法说是否“妙”。中国民族葡萄酒品牌解百纳到底是葡萄品种还是一个专有私有的商标素有争议。争议的焦点酒业集中在上世纪末逐步成型的国产几家大酒商如中粮长城和张裕公司。

阅读文章 »

2015-01-08 12:00:00

葡萄酒法漫谈(二):北京人在纽约、禁酒令、LV和巴黎的味道

酒业人,法律之于葡萄酒也如纽约对于北京人——又爱又恨。这种交织的情愫很复杂。他们有时觉得法律太重要了,有时候又恨不得消灭法律。

阅读文章 »

2015-01-08 1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