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之行:价格与价值 Price and Value:the Trip to Amsterdam

作者: Winnie        来源: 《酒典》www.winemagcn.com|原创作品 谢绝转载

       去德国汉堡出差。周末,趁着休息时间,参加了汉堡到荷兰阿姆斯特丹一日游。阿姆斯特丹给我的印象不如想象中那么好。嘈杂、混乱、喧闹、拥挤,夹杂着沉迷、颓废,伴着怪样的活力与现代,让人觉得不是很舒爽,不是我喜欢的城市感觉。但是这里有凡高,有我挚爱画家的影踪,同时引发我对同是艺术品的葡萄酒的价格和价值思考……

  从汉堡出发乘巴士,五六个小时即可到达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这天正巧是情人节。一个特别的情人节,意外的来到了荷兰,来到了阿姆斯特丹,来到了凡高的家乡,站在了他的真迹前。一切的一切犹如梦幻一般,直到看到了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画作;见到了那动人得无法言表的色彩,还似没有醒来,没有意识到这一切是真实的。反复仔细地端详、揣摩每幅画作的笔触。与她们的距离是那么近、与她们的接触是那么的直接而真切。“吃土豆的人”、“黄房子”、“向日葵”、“麦田”等等,各个时期,200多幅凡高的代表作珍藏于阿姆斯特丹凡高艺术馆里。

  印刷品和原作给人的感受有很大差别。平日里看画册,看到的是构图和基本色块;看原作,可以领略真切的笔触,更细节而真实的色彩。立体、丰满、生动的画面,给人更直接而强烈的感染与冲击。推敲思考不同时期每幅画作的用笔方式、用色感觉,从中还能更深刻的领悟凡高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他各个时期创作的技法、情绪及状态。游荡在凡高艺术馆里,包围在激情的画作中,沉浸在凡高的浓浓气息里,感受着他抒发的情感,燃烧的激情,久久不愿离去。

  在随后乘船的运河之旅中,脑海里依然浮显着那一幅幅炙热的画面。思索着凡高,同时也想起了头天晚饭后,同事们关于价格与价值问题的激烈讨论。一幅凡高的真迹有的要千万英镑以上,而一幅临摹的赝品,即使可以乱真,也可能不值分文。真品和赝品之间在价值上真的有价格上那么大的差别吗?一位同事引用原来学过的哲学定义:价值就是单位时间投入的人类劳动。并认为,能够乱真的赝品,说明其作者的水平和技艺也是达到了很高的境地,其本身的价值应该与真迹的价值相当。但买不出那么高的价钱,说明价格与价值不相称。而另一位同事坚持,真品的价值就是比赝品的高,赝品就是不可能值钱的。可没能讲出太多的理由来支持。

  有意思的讨论,也引起我的思考。葡萄酒与绘画一样,对于这些存在通俗到艺术之别,存在低价到天价差异的事物,都会伴随价格与价值的探讨。通常情况下,价格应该是价值的体现。对于堪称艺术品级的绘画或佳酿,她们应不再是简单的工艺品或工业品,作为价值的决定因素和衡量标准——人类劳动,其概念和组成,也不仅仅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还应该有脑力,即智慧的投入,更具体点,就是创作的过程。赝品没有创作过程,临摹得再好也称不上艺术品,充其量是工艺品,其价值自不如原作,体现的价格当然要打折扣。葡萄酒具有不可复制性,仿冒的葡萄酒根本无法与真品相提并论,无论仿冒酒自身品质如何,也谈不上价值。而那些融入酿酒人才智与情感的佳酿,自然也不是能用人类投入的体力劳动来简单衡量和定义价值的。

  另外,价值还会受名望、声誉、稀有度、对社会贡献等更无形因素的影响。体现出的价格也会不同。法国“车库酒庄”兴起,Pomerol一些小酒庄从默默无闻,到一瓶酒的价格翻了几倍甚至十几倍,全因得到著名酒评家Park的高分,一下便声名远播,随之身价扶摇。凡高生前和身后画作价格的巨大反差,是因为凡高作品的艺术价值在其身后才被发现和认可。一瓶出自法国五大酒庄的美酒,其价格往往比一瓶来自二等酒庄的佳酿,高出一两倍甚至更多。这数倍价格的差异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品牌价值的体现(是更长时间人类劳动积累的效应)。

  虽然价格基本是价值的体现,但价格并不是品质的简单体现。也就是说,价格存在巨大差距的葡萄酒,不代表品质上的绝对差距。也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品质是构成价值,及体现的价格的重要因素,是价值的有形部分,但不是全部。像前面说到的,价值还包含名声、产量等无形价值。在一定的价格范围内,价格更多体现是的品质,构成价值的更多是有形部分。对于多数量产的葡萄酒通常是这种情况,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当价格高过一定范围,价格体现的就不仅是品质,构成价值的无形成份随之增加并体现。而且,随着价格增高,价值中无形成分比例有增高的趋势。堪称艺术品的好酒经常是这种情况。1982年的Lafite与同年的Pichon Lalande,市场价格相差2倍甚至更多。Lafite是好酒,1982的Pichon Lalande同样是满分酒,单从品质讲,可以说是相当的。仅是风格不同,名分不等而已。

  因此会问,品牌、名分值那么多钱吗?谈到价值,应有两种状态。一是社会认可的相对客观的存在状态,二是个体认可的相对主观的评价状态。后者包含更多个性因素,与评价个体的情感、喜好等有关。当我们评论,某款酒是否物有所值,“价”(价格)与“值”(价值)是否相当时,多数是第二种价值状态。特别是当产品价格到一定高度,或不再是生活必需品时,价值的被认可将更多地取决于购买人的主观需要和喜爱程度。是因人而异,因喜好而异的个性化过程。需要名牌服饰装扮自己的人,会毫不犹豫地掏更多的钱买下BOSS,买下鳄鱼的价值。因为这时服饰不仅带来高品质的有形价值,更多的还有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的无形价值。而那些葡萄酒的发烧友或爱好者,义无反顾、一掷千金地将DRC、将Petrus、将“五大”、将Vega Sicilia Unico、将Salon等等大腕珍品揽入怀中,他们寻觅的不会是要求能数倍于其它Grand Cru或是名门好酒的品质,而是一种精神和情感上的享受和感动,寻觅的是那被人描绘为“嫡仙飞返天际还弥留人间的香韵”之感悟。这些已不再能简单地用葡萄酒的品质和质量来衡量了。反之,对于不需要、不追求的东西,即使再“物超所值”,也会被识为无意义的开销。就像我偶然发现一些比市价便宜的名贵佳酿时,会认为是绝好机会,毫不犹豫地拿下,心中还会因此而充溢得意与满足感。但对不懂酒或不爱酒的同行之人,绝对不会跟我一起捡这个“大便宜”的。美国Costco门口的验货女士曾困惑地打量着我车中那些单价过百美金的酒,风趣地说“Oh, that’s golden?!”

  凡高的画作,与其他名家的风格不同,背景不同。在艺术界,她更高的价值,体现在他特殊经历和创作状态,值得人们研究和探讨。在这个层次上不好与其他大家相类比,即便是毕加索、马蒂斯和莫奈。因此,人们愿意为他付出千万英镑的价格,并认为值得。而每瓶身价过千,甚而上万的美酒,也因其风格唯我独尊、品味绝无雷同、年份不可复制、数量只会减少等特质,让那些为体味她们的丰富感受和未知感动的人们,甘愿倾其所有,持久地痴情于这价格和价值的往复游戏中。也许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体会那份醇醇的诱惑,快乐而无悔。

《酒典》,有益有趣的葡萄酒杂志

2001创刊

品酒会企业特刊视频酒区旅游酒庄买卖

www.winemagcn.com

作者简介:Winnie,葡萄酒栏目撰稿人。足至法、德、西、美、南非等国,领略当地美酒美食、搜猎世界名酒佳酿,撰写有数十万字葡萄酒类文章。

作家其它文章 相关文章